更新了plextor m5s 256gb ssd的firmware到1.04

突然想起好像很久沒有查看硬盤的固件了,然後發現原來我的硬盤固件版本已經到了1.05,我上次是刷到1.03。發現了新版本果斷就在官網下載最新的版本刷,但是不知道為何在刷1.05的過程中,一直都卡在初始化的那個畫面,嘗試了u盤和刻錄光盤都是一樣的情況。於是只好下載個1.04的來刷,過程一切順利。倒是不清楚到底1.05為什麼刷不進去,一個謎。算了,反正能用而且穩定就好,也沒必要追求什麼最新的固件,雖然ssd對於固件的更新需求還是有的。另外期望plextor可以開發簡化更新固件的程序,雖然按照教程我覺得步驟簡單,但也會有人覺得難的。

所謂膠質密度十分高的友情

我不清楚女孩子之間的友情是怎樣聯繫到,畢竟我不是女孩子。但男孩子之間,是有一種膠質密度十分高的友情,換言之即是這膠十分硬的友情,我將它稱之為硬膠的友情(要識粵語才能理解喔)。
這種友情大多數情況都萌生在我們還年輕的時候。尤其是在中學階段,慢慢與身邊的朋友互動多了,彼此互相影響形成日後自己的獨立性格,在那幼稚與成長的矛盾中,往往能夠擦出無論是幼稚的孩童時代定還是長大成人後都難以再生成的火花。
那什麼叫做膠質十分硬的友情呢?
其實這很難去有一個具體的設定來劃分。簡單地說,就是可以大家一起做一些在“大人”看來相當幼稚,又或者是只能在這個膠圈內做圈外的人不能插只腳來做的幼稚情懷。一齊吃雪糕一齊行商場一齊望女仔等等,具體點說,例如將一些很小的事情放大到去理想的高度,“大個左我地要一齊溝到果兩姊妹”、“畢業謝師宴的時候我們要穿得最浮誇”等等這種當我們長大後看回來十分好笑的想法,然後還可以不停講,每次聚會都拿來講,每次出來吃飯都可以回味一次百聽不厭的年少輕狂。
儘管我們人生每個階段都會有各自階段的朋友,與我們有緣分享共同的時光。誠然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你的好朋友,但這種能夠成為你膠中之膠好友的人,我相信絕不會多。珍惜每個與我們一起成長的朋友吧。

麻木的季節

20131021220156

秋季其實應該已經到來了很久,但是我在這幾天才感覺到些許的秋涼。在這個四季相對缺乏變化的城市,要察覺到一個季節離去,另一個季節到來,對於我來說真的不容易。因為從小到大我都對周圍的環境變化都比較遲鈍。貌似相對於變化,我還是更喜歡一成不變啊。雖然我又心知肚明這個世界每分鐘都在變,就連自己其實也是不停在變得,這是所謂的長不大嗎?不過,男人無論去到多少歲,其實都是少年。
世界局勢也是每分每秒都在變化,但是牆國人大多都不會有那個意識和興趣去知曉。一來他們自出生以來就被灌輸了別樣的意識,二來他們長大後大多也沒有知識和想法去看看牆外的世界。知道得太多的我,也沒有興趣也沒有責任去修正別人的價值觀。雖然我不敢說我深刻理解,但還是對這個民族的特性有點兒認識的。人是要為自己的愚蠢付出代價的,到後來他們自然會知道不是很傻很天真地說一句“我討厭政治”就能敷衍過去。
最近903的節目又有變動了,灘叔由於要去拍金雞3,暫別1872遊花園和十溝場,這樣903真的沒有我特別想要聽的節目了,更多時候只是純粹地開著,即使一個人,都好似好熱鬧那樣。想起以前有陳強,阿Bu,雲海,伊維特,現在都因為各種原因離開了商台,但願有天他們會再開mic吧。
我就隨便寫寫,就這樣。

你的背包,讓他走得很緩慢

去吃飯的時候早在路邊,看到個應該是低年級的小學生,背著一個體積跟他的上身一樣大的書包。看上去那個書包很重,因為他走路的時候那個包一沉一沉的,大概都能有10斤重。原來現在的小學生都要背這麼多的書嗎?走到了轉角處,看到一個頭髮發白的老年人,大概60歲左右吧,騎著單車。那個小學生走了上去,坐在單車的背後。這樣的話,那位老人家應該是小學生的爺爺吧。只見那小學生坐上去單車後,這單車瞬間增加了很多的負重,要知道這小學生也不簡單,體重我看一定要比健康體重超出不少。那老人家吃力的踩下腳踏,艱難地讓單車啟動了。

為人父母的的確不容易,他們勞累的很多年,到老年了,還要為自己兒子的兒子操心。當然這是我這外人的看法,在他們的心裡,或者在中國人的心理,肯定是心甘情願且快樂幸福的。這叫做天倫之樂。老人家大概已經十分習慣這樣接送自己的孫子,自己的兒子為什麼不接自己的孫子呢?或許有很多原因,可以是工作,可以是應酬,於是把這個背包再丟給了自己的父親。我不應該把人當作背包看的,對吧?但是,小朋友,你的背包,真的讓他走得很緩慢了。

學習的工作

可能我們剛出來工作,80%是為了理想,而隨著生存的逼使、上司的壓力、工作的進度等等,這個比例數會越來越少,隨之增加的是更多與現實掛鉤的比例。這本是無可奈何的事。

但這個世代,有些人不知道為什麼就來面試這份工作,而不是對這份工作有什麼熱誠或者憧憬,然後就跟面試官說,“請多指教,我沒經驗但是我肯學”,這種情況假如我是面試官的話,我想我已經把這人ban掉一大半。換位思考,你來工作給你薪酬,是我來求你請你能夠獨立把事情做好,假如在工作過程你遇到問題,請你自己去學,薪酬是讓你負責來幫我,而不是負責我來教你。口語即是“你來做嘢,唔係學嘢”,在工作的過程當中如果能學到東西的話那是bonus,而你一來就說是來學,那等於你是沒心做事吧。

所以我是不喜歡說是我教人做什麼或者吩咐人做什麼,因為我自己都在摸索當中,我有什麼資格教別人呢?就算有個人很熱心地說要教你,我認為也要思考到底他說的到底對不對,他的做法或許適合他,但適不適合自己呢?而我覺得真正厲害的人,不會用口來教你,而是會用行動來教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