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東京2020申奧宣傳片看到的

初段,一個日本小男孩,在海邊打籃球。不是在籃球場,只是在一條柱子上掛上一個籃球筐。在一次射球中,籃球卡在了籃球筐上,他拿不下來。一班籃球員坐球隊巴士經過,一名白人球員見到後,下車去幫他把籃球拿下來,隨後還與各式膚色人種的隊員跟他一起打了一場比賽。在臨走的時候,跟他說著鼓勵的說話,並交給他一個紅色護腕予以勉勵。

尾段,這個原本的日本小男孩長大了,在一次球隊巴士進加油站的途中,看到一個籃球從建築背後彈了出來。他好奇走過去,見到一位有色人種小朋友在打籃球。於是他想起曾經的自己,想起自己成為籃球員的初衷。也跟他的隊友們,跟那位小朋友一起打籃球。

這是什麼?這其實就是日本的歷史。從明治維新到現在,受西方文明啟發,到現在成為全球最適合生存的國家之一。片中要表達的什麼?曾經我們從你們那裡獲得幫助,現在我們成長了,我們也會回饋這個社會、這個地球,奧林匹克運動會。

或許我說的不是對的,也無論你信不信日本會回饋地球,但起碼我看到這些,然後打動到我。

時光可變,世界可變

到底成長代表著什麼?用時間的歷練在手掌的掌紋上勾勒出不同的曲線,定還是在日益公式化的生活裡逐漸感到行屍走肉般的麻木?

刮著颱風,想起那時候每位同學都熱切期盼著8號風球停課後得以偷得浮生半日閒的雀躍,到今早看到去到學校得知不用上課的學生們,認真觀察他們的神情,想起自己的學生時代,感覺好像很虛幻,有時候心想學生的時光真的是太美好了。一切彷彿很簡單,雖然很幼稚,知道的東西很少,懂得的知識很少,但知道得越多就越難以理解這個世界的運作,不是嗎?

讀書時的戀愛很簡單,在那個手提電話還未普及的年代,每晚QQ大家,說著無聊事。到有了手提電話,就說東講西談天說地。大家什麼都說,說讀書說考試說寵物說校園說日常,由無關痛癢的到將來要做什麼的都坦率地說出來。大家都住在附近,放假就到圖書館、茶餐廳等等的地方耗著,在附近公園散步拍拖,錢不用多,但好珍惜回家前的時光,好珍惜大家共處的點滴。

到了成人的世界,是不是就彷彿失去了那種學生時期的稚氣和純真的感覺,不只是說感情,還有各式各樣的,例如處事,例如交流。或許我們是老練了,或許我們各方面的知識是增長了,但有時我還是喜歡那種初生之犢不畏虎的感覺。記得以前寫過,我要記住25歲還是多少歲的自己。

嗯,到現在都還沒有忘記。是不是也應該要記起16歲時候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