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

距離是一樣很微妙的東西。

媽媽在陽台種了一盆桔,結了一個桔子。不知道是因為這粒桔子還是因為有蟲,總能吸引到小鳥飛過來桔子上,與我只隔著一片窗紗。它並沒有害怕我,又或者根本沒發現我,而我只是靜靜地觀察它,不知道它是在想什麼。

物種的距離,語言的距離,這是無可奈何的產生的。然而,人和人之間,即使是同一個物種,說同一種語言,人和人之間的距離,還是必然存在的。

每個人都渴望被理解,同時又害怕被理解。害怕被人理解,是因為不知道被這個人理解之後,他會做什麼。渴望被理解,是因為想這個理解了你的人和你產生共鳴。人類是群體動物,或許是因為這樣,絕大部份的人都並不喜歡孤獨,都害怕孤獨。但是當你懂得如何和孤獨相處的時候,也會能發現能享受孤獨都是一種快速成長的方法。

自己習慣自己一個久了,也有一個壞處,就是習慣性地和人保持一定的距離。也許不應該把問題賴在孤獨身上,可能天性便是如此。所謂三歲定八十,只是我已回憶不起三歲的我曾是怎樣的一個小孩子了。連自己跟自己都存在著時空的距離。

 

PS:其實我又寫離體了。下一篇就寫個純屬虛構的不知所文 《你的聲音改變我》

路過的情懷



為了眼睛的事情,去了趟廈門。

長這麼大,出生到現在,路過過很多地方。去到另一個城市,彷彿能帶來很多心境上的不同。比起一路以來土生土長的城市,那裡不存在對我的記憶,也不存在我對那裡的印象。對於陌生的城市來說,我就如同白紙一張。它不清楚我的過去,但是我的經歷中將永遠保存任何我路過地方的剪影。

人一生中會遇到很多的人和事,不可能清晰地記清楚每分每秒的細節。留下路過的剪影,就如同電影剪輯般,才不至於使人生如戲變得冷場。讀哲學的人思考人生的意義,但是我發覺我思考了這麼久這個問題得來的的答案是“人生本無意義”(我不是讀哲學的)。這裡可不是要表達任何厭世的人生態度,只是,生和死本就等價,為何一定要安排一定的意義給它。

本就是匆匆數十年路過這個地球一下下而已,工作休息,中間夾雜著吃喝玩樂、生老病死,到死去那一天也找不到個中意義的不是大有人在嗎?
於是乎我又寫了些不知所云的東東。

PS:以後再寫敘事的東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