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之女

砂之女,一部1964年的日本電影。偶然受到我的注意是因爲譯成中文是沙丘之女,懂的人就懂了。原著小説好似是62年還是63年的作品。整部電影簡單來説就是一個請君入甕的故事。
一個已婚教師兼昆蟲愛好者,走去沙漠里收集昆蟲,結果就自己「捉左蟲」。在要回去城市的時候,被騙說尾班車已經開走了,衹好在村裏的一間屋過夜。結果第二天發現這是個陷阱,屋是在一個四周都是沙的峽谷内,沒有梯子根本爬上不去。結果男人衹能被迫在這屋裏與另一個寡婦共同生活。剛開始他也想逃走,但無奈迫於現實衹能留在那裏。接受村民每天提供的食物,還有漂亮的寡婦能提供的一切。他每天都要把沙外出去,不然沙就會埋掉他所住的屋。剛開始習慣了的時候好像也沒壞,但是要你24小時對著同一個人久了,都幾「大鑊」。這是一種非常之枯燥的生活。日復一日,「到底我是爲了挖沙而繼續生活,還是爲了繼續生活而挖沙」。
整個故事其實非常之寓言式,例如寡婦每天都要做一些手工,俗語就是「穿膠花」。有一次男女發生了爭吵,把那些手工用的膠珠倒在沙地里。最後要用篩將膠珠從沙粒里篩出來。其實所謂的共同生活,也就是在生活的沙粒(瑣碎)中篩出一些膠珠(精華)吧。還有很多,例如有些甲蟲在沙上努力地爬上去,結果風一吹又把蟲吹跌等等。
到最后的結局,因爲一些原因,村民忘記了把梯子收上來,給了男人逃跑的機會,但男人選擇不再回去自己熟悉的城市的正常生活了。沙粒中的現實變成了他的正常。從男人探索世界,遇到陌生的女子,向現實妥協,被現實改變,一部電影將人性、人生講完了。

astronaut, cosmonaut

 

好似很久沒有寫blog了,並不是我不想寫,只是很多時候,想寫的東西寫不出來,寫出來了又不想po出來罷了。其實我基本上都是秉持著“君子坦蛋蛋”這樣的中心思想來寫文字,不總會保留些不該說的話不說,最多也只不過是“我所說的都是事實,只不過不是事實的全部”而已。但畢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適合放在blog上的,不是嗎?

最近找回兩個廣播劇來聽,《那年夏天,我們在海邊發癲》和續集《小宇宙》。現在已經越來越少有廣播劇了,所以每當有新的廣播劇,我都如獲至寶。我不喜歡那些由明星來充當主角的廣播劇,畢竟要估計到各種商業元素,劇情本身就往往打了折扣。而那些由電臺DJ或路邊artist自己扮演回劇中角色的廣播劇,劇情都會做得更好,聲音的表達也做得更好。

故事很簡單,小子成長的故事。其實所有小子成長的故事主線大多都差不多,但是寫出來要吸引到觀眾、聽眾,要打動到人的心,要做到toheart,每個作者都會有自己不同的手法。這就是所謂的個人風格吧。人總會有自己的喜好,所以會被同樣的風格打動或者會心微笑,也可以算是聽衆的個人風格吧。而其實,所有的故事都是大同小異的啦,只要你是普通人,生活在這個普通的世界的話。但是這些旁人看似普通的事,是對當事人往後人生道路造成不同影響的話,便再也不普通了。

故事到最後還算是happy ending,但畢竟是開放式的結局,最後的最後,沒有人能夠知曉,不過反正我們也不趕時間啊。